全球空运服务查询,航线全,价格准的平台。
我要查价
Query price
一代入驻
一代入驻
Agent Onboarding
我要入驻
询盘大厅

日本物流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4—1973 年)

日本物流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4—1973 年)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之一,商品流通量大大增加。随着这一时期生产技术向机械化、自动化发展以及销售体制的不断扩充,物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日本在这一时期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物流设施的建设。在日本政府《中期 5 年经济计划》中,强调了要实现物流的近代化。作为具体措施,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速道路网、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各种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各厂商也开始高度重视物流,并积极投资物流体系的建设,各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专业部门,积极推进物流基础建设,这种基础建设的目的在于构筑与大量生产、销售相适应的物流设施,主要是随营业规模的扩大增设物流中心,或确保大量输送手段以充实物流硬件的举措。可以说这一时期日本厂商的共同战略是增大物流量、扩大物流处理能力,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说此前日本的物流是可以用“人工装卸”形容的低级化物流的话,那么该阶段的物流进入近代化的大量生产、大量销售时代。为了解决仓库不足、出入库时间长、货车运输欠缺、大量生产的产品无法顺利流向市场等问题,开始广泛采用叉车等机械化装卸设备和采用自动化仓库,灵活运用托盘和集装箱,实现货物单元成组装卸。同时建立物流中心积极推行物流联网系统,开发 VSP、配车系统等物流软件。1970 年, 日本同时成立了两个最大的物流学术团体:“日本物流管理协会”和“日本物的流通协会”,开展全国和国际性的物流学术活动。这一时期是日本物流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原因在于社会各个方面都对物流的落后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有着共同认识。这一阶段的发展直到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