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
美国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
美国物流业的发展与政府在物流业的相关法规建设上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其法规包括经济法规和安全法规两方面的内容。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其经济法规对非定期的运输业的发展起到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政府对一系列运输的经济法规进行了修订, 以鼓励承运人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
例如,1977—1978 年的《航空规制缓和条款》(Passage of the Airline Deregulation), 1980 年提出的《有关铁路和汽车运输的条款》(Staggers Rail Act of 1980,Motor Carrier Act of 1980),1984 年的《航运条款》(Shipping Act of 1984)分别去除或修改了在航空、铁路、公路及远洋运输中以往经济法规中的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因素,在市场准入、运价、运输路线等方面给运输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而对于货主来讲,由于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其从承运方面得到的物流效率及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这些都大大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电脑技术及应用软件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管理手段,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 MRP、MRP II、DRP、DRP II, Kanban(看板制)和 Just in Time 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产生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在生产调度、存量控制、订单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得到应用,从而推动了物流活动一体化的进程。
1984 年,G.Shar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The Rediscovery of Logistics)》一文,指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认识到物流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是很必要的,应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1985 年,W.D.Harries 和J.R.Stock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个市场营销历史研讨会上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The Reintegration of Marketing and Physical Distribution:A Historical and Future Perspective)》一文,说明从过去的工作中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重组正在发生,强调了物流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物流在保证顾客服务水平方面的战略作用,提出了营销与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该文的发表推动了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这段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物流总费用分析概念的逐步形成及在企业中的应用,使物流的作用在社会及企业中进一步得到确认。同时,从许多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发现,在制造、市场及物流三个重要方面,能为公司提高利润的最有效手段是降低物流成本,因此物流一体化管理是公司保持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